德兴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十三五”规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目标任务
按照“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二、规划原则
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经济适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重点,分年度确定设施布局、规模、用地和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内容。依托现有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淘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简易填埋场和简易焚烧炉,引导技术标准高、符合环保要求的填埋、焚烧设施投入农村垃圾处理当中。
三、基本情况
我市辖5个建制镇、6个乡、3个街道、1个大茅山集团公司,126个行政村(居),农村人口约26.5万人,城区附近建有一座大型环保垃圾填埋场,9个乡镇建有环保型的垃圾焚烧处理中心。
目前我市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填埋。有香屯街道、银城街道、新营街道、泗洲镇、花桥镇(含大茅山)、绕二镇(部分)、张村乡(部分)等离市区半小时以内车程的乡镇(街道)。处理量占农村垃圾总量的65%,二是户分类、村收集、乡焚烧。有万村乡、黄柏乡、龙头山乡、李宅乡、昄大乡、新岗山镇、海口镇、绕二镇(部分)、张村乡(部分)等离市区较远,建有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垃圾处理量占农村垃圾总量的35%;三是户分类、村收集、村简易焚烧或简易填埋。主要是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庄,处理量占农村垃圾总量的5%。
四、规划年限
2016年——2020年
五、规划内容
(一)、2016年度
1、第一期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工程。在香屯街道、新营街道、花桥镇、龙头山乡(高铁站)、泗州镇(铜矿矿区)、绕二镇(大茅山景区)和张村乡建7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压缩后转运至市垃圾填埋场处理。每个中转站配一台垃圾转运车辆。中转站占地400㎡,基础设施、压缩设备及配套车辆等,每座中转站投入资金200万元,2016年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增投入资金1400万元,投入运行后,每年每座中转站运行费用10万元,共计1470万元。
2、实施公路沿线美化工程。县域内公路(含部分乡道)沿线的垃圾池实施“拆池改桶”工程,将原有的垃圾池拆除,摆放3个公共垃圾桶,改造资金50万元。改造完工后,垃圾清运密度加强,清运费用增加,每个乡镇专项运行经费增加5万元,当年新增投入资金合计75万元。
3、乡镇垃圾焚烧处理中心改造工程。乡镇环保型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处理垃圾具有较强的减量化优势。其中的8座垃圾科技环保焚烧炉已运行5年以上,在高温、高腐蚀环境下,已经达到使用年限,须全面更换,更换后使用型号为加大一型号的焚烧炉,日处理量在15—20吨,每座炉子20万元,更新设备资金合计160万元,场地改造费用(包括钢构棚)每座10万元,合计资金80万元。2009年配套的垃圾转运车9辆,属于特殊行业车辆,同时也需要更新,每辆12万元,合计108万元,共计348万元。
4、垃圾分类细化工程。2016年在4个乡镇(街道),5个村委会试点,对厨余垃圾、农产品废弃料(菜叶、甘蔗渣等)腐烂垃圾投入161万元,新村办有机费处理厂和太阳能发酵处理。
2016年度新增投入2054万元
(二)2017年度
1、垃圾卫生填埋工程。为创造多远化垃圾处理途径,同时减轻市垃圾填埋场压力,在上德兴片(昄大乡、新岗山镇、海口镇、李宅乡)、下德兴片(万村乡、黄柏乡、张村乡部分)分别建2座科技环保垃圾填埋场,使用寿命期限为30—40年,每座垃圾填埋场投资3200万元,总投资6400万元。2017年开工建设,2018年完工。
2、垃圾分类细化工程。全市有30户以上,764个自然村开展垃圾分类细化铺面达70%,村点数达535个,按照资源共享原则,每个村点相应设施建设3万元,合计1605万元。涉及88个行政村居。
2017年新增投入8005万元
(三)2018年度
1、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验收后投入使用,后续管护费用每年每座25万元,计50万元。
2、垃圾分类细化工程。对全市剩余229个自然村开展垃圾分类细化工程,实现全覆盖,投入资金687万元。
2018年新增投入737万元
(四)2019年度
1、第二期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工程。在上、下德兴片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后,上德兴片的昄大乡、新岗山镇、海口镇、李宅乡,下德兴片的万村乡、黄柏乡建6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规模与第一期类似,投入资金合计1200万元。投入运行后,每年每座中转站运行费用10万元。
2019年新增资金投入1300万元。
(五)2020年度
对前4年建设设施采取“回头看”,安排不可预计资金1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