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德兴市统计局 二0一八年五月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宜居德兴”环境不断优化,为把德兴建设成为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这一目标而努力。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11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8.9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67.71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36.02亿元,增长5.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增长1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6亿元,增长13.1%。外贸出口2.12亿美元,增长6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增长8.8%。
经济质量高水平运行。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7772元,比上年增长7.56%;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2.1:40.9:47.0。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5.0%,比上年减少2.12个百分点。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11940元,增长4.47%,居上饶县市区第1位。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3.19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4元,增长9.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9元,增长9.44%。在2017年全国县域经济300强排名中,德兴列全国第213位、全省第8位,为上饶市唯一入选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新增入统企业连年递增。2017年,新增入统企业7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9家。分专业看,工业新增27家,规上服务业新增17家,批发零售业新增24家,住宿餐饮业新增3家,建筑业新增3家,房地产业新增1家.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增速偏慢,提速有难度;二是财税收支平衡不理想,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三是工业经济仍处复苏期,新投产大项目不多,园区发展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四
是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民生保障短板仍然较多;五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高。
二、农业农村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7.45亿元,增长4.05%。全年粮食总产量11.03万吨,增长0.25%,其中早稻产量2.01万吨,下降11.64%;一晚产量6.12万吨,增长19.30%。油料6846吨,下降4.01%;油菜籽4400吨,下降15.32%,油茶籽7000吨,增长16.67%;水果1171吨,增长4.74%;蔬菜5.77万吨,增长0.28%。生猪出栏11.67万头,增长16.12%;年末生猪存栏8.97万头,增长16.04%。肉类总产量1.13万吨,增长10.84%,其中猪肉产量9497吨,增长13.37%。家禽存笼75.41万羽,下降22.58%。水产品产量10591吨,增长3.23%。
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农业“五大产业”(食品添加剂、红花油茶、中草药、蔬菜、苗木花卉)呈现出勃勃生机,效益显著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我市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带动农户5万余户,已逐步形成了以覆盆子、铁皮石斛、红花茶油、黄秋葵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高标准建设万亩高山红花茶油基地、覆盆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园等15个生态农业示范园。池口现代农业庄园通过国家级现代农业庄园初审,乡屯楼上楼休闲农庄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全市专业合作社达到306家,国家级合作示范社4家,省级合作示范社16家。积极申报上饶市级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海口九间堂,黄柏翔龙湾休闲度假山庄申报上饶市级休闲示范点,香屯楼上楼申报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已获省农业厅认定。
农业综合生产不断提升。全市共安排农林水支出9.63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75.4万元;农机补贴270.3万元,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80%以上,获评“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上,。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完成104座山塘水库整治,建成各类水库112座。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6538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82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7.9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4万千瓦特。
秀美乡村建设展新颜。着力抓好了508个秀美乡村点建设,全市各村点共投入建设资金3.45亿元,全面完成了村庄整治建设任务,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建成香屯街道办江村、大茅山景区黄竹山村、大茅山集团池口村、黄柏乡上宋村等一批整治建设有品位、上档次及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秀美乡村点。完成了境内100%国省道的提升改造,共完成改路215.9公里,完成率100%;改水1257户,完成率100%;改厕2185户,完成率98.7%;同时,全面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投入2215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行经费。围绕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着力建设农村“垃圾兑换银行”,全市共建成垃圾兑换银行118个。
外出务工人员略有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出务工人数47135人,下降0.29%,其中出省36127人,增长0.88%,占全部外出务工人数的76.65%,增加0.89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3.2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58亿元,增长8.8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4亿元,增长12.75%。工业产品销售率累计99.4%。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22亿元,增长14.91%;利润总额达5.8亿元,同比增长126.7%。全市利税总额11.98亿元,增长9.87%;利润总额7.76亿元,增长138.0%。全市工业总用电量21.97亿千瓦时,增长2.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7.08亿千瓦时,增长0.7%。有色金属、硫化工、先进机械制造、遮阳、健康旅游等五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54亿元,增长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2.99%。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总数达124家。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31家,过5亿元7家,过10亿元3家。
园区平台迈上新台阶。园区共有投产企业10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净增12家总数达79家。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同比增长9.4%,园区实际开发面积9.5平方公里,同比增长5.56%,启动了光电机械制造产业园、翔鹰二期、精工产业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翔鹰二期、融园一期1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全部完成,夯实引资企业落户平台。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加大培育产业集群,总投资1.1亿元德芯科技已正式进驻园区,实现了“三高三快三创新三转变”。现有色金属、硫化工、先进机械铸造、健康旅游规模以上企业分别达到15家、17家、10家、7家。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增长6.5%。全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4亿元,增长11.7%;实现利税6.5亿元,增长32.65%,集群带来的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效益日益明显。成功更名为“江西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全年铜金属矿含量7991吨,增长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德兴铜矿主业,下同)铅金属含量2408吨,增长18.5%;独立金矿黄金3594千克,下降8.4 %;胶合板8.8万立方米,增长8.6%;石灰7.67万吨,增长67.0%;光学仪器1047万台,增长11.9%;纸制品99吨。增长12.5%;食品添加剂15192吨,下降3.8%;精制食用植物油6427吨,增长20.2%;水泥24.63万吨,增长6.7%。饮料22.27万吨,增长115.0%;中成药1205吨,增长22.1%;钢结构7870吨,增长9.3%。
建筑业小幅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72亿元,增长10.5%。13家具有资质等级并纳入统计笼子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6.3亿元,增长14.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9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2亿元,同比增长12.1%,共有投资项目1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1个,比去年同期多出13个,共完成投资106.8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数63.9%,同比增长17.2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其中:国有投资44.2亿元,同比下降6.9%;非国有投资123亿元,同比增长20.4%。按产业结构分,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0.5亿元、82.4亿元和74.3亿元,分别增长17.3%、33%和-8%。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82.4亿元,同比增长35.7%,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3%。
非公投资比重不断提升。全市非公经济投资完成123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73.6%,同比增长20.4%,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全市重点调度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7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累计实际到位资金39.24亿元。翔鹰航空、德芯科技、万顺化工、德宏新材料、国家电投黄柏林(农)光互补、精工能源20兆瓦光伏电站等1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竣工投产,重点项目建设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全市完成投资额7.53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住宅完成投资额4.21亿元,同比增长30.9%;按构成分其中建筑工程投资占比较大,完成投资额5.53亿元,安装工程完成投资额1.69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完成37.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4%,其中新开工面积9.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8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7.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18%;销售额为9.11亿元,同比增长19.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随着社会各种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体系的完善,以入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5.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12.86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3.15%,比上年提高4.09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异军突起,涌现出了以盛仕工贸保温箱、锦林棉签、意风烟斗、袋鼠嗨淘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全年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突破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0%。完成了特色商贸小镇培育创建申报工作。
个私经济健康发展。新增私营企业862家,总数达2753家;注册资本金134.15亿元,新增24.99亿元。个体工商户14466户,注册资金达21.25亿元。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形成集文化、休闲、康体养生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归心谷药博园、中医药温泉文旅康养特色小镇、红岭养心谷、国际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大茅山中药生物科技等已开工建设,三清山港首文化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大茅山风景名胜区、凤凰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茅山双溪湖、黄竹山彩虹童话村、龙头山石头部落、昄大溪边花园村落、万村蟠龙山木屋休闲度假养生园成为旅游新热点。全年旅游接待人次1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9.3%,综合收入116.55亿元,同比增长17.8% ,门票收入2721.21万元,同比增长26%
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利用省外5000万元项目实际进资45.39亿元,增长13.85%;实际利用外资4902万美元,增长5.7%。外贸出口21220万美元,增长60.1%。
六、交通、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增势喜人。全年客运量538万人,增长48.21%。旅客周转量21767万人公里,下降33.82%。货运量466万吨,增长49.846%;货物周转量60430万吨公里,增长86.80%。
邮电通讯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386万元,增长1.08%。移动电话用户24.88万户,增长2.64%。互联网用户76095户,增长22.94%。全市手机普及率达74部/百人,提高1.7部/百人。固定电话5.01万部,下降1.76%。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小幅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6.02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48亿元,下降0.9%;
按征收部门划分,国税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47.32%,地税完成13亿元,同比下降4.52%,财政完成13.02亿元,同比下降6.33%。
全年财政累计支出48.7亿元,下降15.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6亿元,增长3.7%。
民生保障类支出持续增加。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33.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6%,较上年增长5.2%。其中:教育支出累计5.8亿元,增长6.6%;节能环保支出完成0.44亿元,增长46.1%;城乡社区支出10.95亿元,增长21.8%;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19亿元,增长20.5%。
金融行业快速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72.36亿元,增长18.7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0.43亿元,增长10.57%;各项贷款余额114.79亿元,增长37.23%。金融机构存贷比66.6%,比上年提高9百分点。德兴市成为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工作全国唯一县级示范点,成功跻身全省7家县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之一。
八、教育、文化
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大幅改善,2017年共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1亿元,新改建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的凤凰幼儿园主体工程已封顶。投入教育技术装备资金790万元,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报告厅2个、数字图书馆3个、录播教室6个。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资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学前教育资助等助学金发放工作,共资助学生8342人次,资助金额590万元。全市共有中小学校67所,其中:中学17所,小学50所。在校学生47250人,其中:中学生17740人,小学生29510人。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100%。幼儿园达标率不断提升,全市有达标幼儿园136所,在园幼儿12181人。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共有专任老师2977人,其中:拥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911人,其中女性282人。2017年高考取得不俗成绩,二本以上上线率48.4%,较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平台有提升。成功举办了两次全国登山健身大会、全省首届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拳时代·国际格斗”冠军赛(德兴站)、上饶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等大型赛事,举办德兴市全民健身日展示活动、德兴市干部职工羽毛球赛等十余项市本级体育比赛。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第二届旅游文化美食节、“3·17”国医日,大茅山杯群众登山邀请赛、全省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开通了数字图书馆,创立图书馆手机APP。全市志愿者人数达1.67万余人,志愿服务近35.34万小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初步形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大楼实现全覆盖,101个村建立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总数达106家,总藏书量超过16万册。全年在中央四大报上稿16篇,全年刊播(发)地级外宣稿件814篇;电视覆盖人口达33.41万人,电视覆盖率为98.95%。全市拥有市级图书馆1座,图书藏书8.29万册。
九、卫生、科技
卫生事业环境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医院综合楼正在建设中。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2个,完成签约覆盖9.64万人,签约率达32.34%;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白内障复明、白血病、尿毒症血透、重性精神病的免费救治。全市拥有医疗机构(不含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26家,拥有注册执业医师799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2.64人。拥有病床1726张,每千人口病床5.72张。婴儿死亡率1.59‰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96‰,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妇女住院分娩率达100%。
科技事业提速发展。完成专利申请受理量757件,专利授权量287件, 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和首届上饶市专利奖;聚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级星创天地;江西德兴经济开发区获得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西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家企业获上饶市首届“科技创新十大标兵企业”;12家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1项科技成果通过上饶市科技成果鉴定;3项科技成果分获上饶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发放奖励446万元。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上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本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十、人口、民政
人口增长保持平稳。据人口抽样调查,全市年平均常住人口为30.24万人,城市化率达59.3%,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另据公安户籍年报,全市年末总人口33.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2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3.51‰,自然增长率2.66‰。
民政工作协调发展。市社会福利中心列入全国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单位。提高保障水平和补助标准,全年共为4583户、9330人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低保金3281.79万元。全年共对668人特困人员进行自理能力评估,全年共发放特困供养人员资金478.34万元。全年为689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290.76万元。全年共救助医疗困难群众8324人次,发放资金784.77万元。全年共为5915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423.51万元;全年为2206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523万元;全年共下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00万元。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42443户,占全市农户的100%,共收缴保费37.68万元,婚姻登记实行免费制度。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3027对,其中结婚登记2089对、离婚登记938对。绿色殡葬扎实推进,全年共为559名免费对象发放遗体免费基本火化费97.75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不断加强。全市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主要河流断面达到Ⅲ类水质以上,优质水率达98.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优良率为92.88%,其中一级空气110天,交通干线噪声达到国家4类标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696.2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3.48%。提高项目环境准入关,做好环评服务,争取省环保厅审批项目1个、上饶市环保局审批项目4个,市本级备案环评登记表项目38个。污染减排工作积极推进,排污费征收面达到95%以上,征收排污费2076万元;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资金1.48亿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6万亩,中幼林抚育8.2万亩。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全市各类育苗面积达1.5万亩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76.2%,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509.03公顷,绿地率达到42.42%,负氧离子达到公园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2类标准;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91%;棚改工作加快推进,完成房屋征收6500户、面积101万平方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获评“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全国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0元,增长9.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4元,增长9.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9元,增长9.44%,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全年财政民生领域支出33.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6%。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3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2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265人。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标准不断提高。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76万人,养老保险费征缴总额3.53亿元;医疗保险(含新农合)参保人数31.62万,基金征缴总额1.12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4万人,失业保险金征缴572万元。社会养老支付率达100%,养老金社会发放率100%,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100%。
德兴市统计局 李青
2018/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