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兴市生态文明建设和
生态环境状况的报告
——2018年2月4日在德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德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学英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
2017年1月德兴荣膺“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县”,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德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进一步打造生态文明“德兴样板”的有力鞭策。回顾德兴走过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份成绩来源于矢志不移的战略定力,来源于忠诚不渝的使命担当,来源于始终如一的绿色发展,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站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这个新起点上,我们上下一心、再接再厉,继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知行融合、改革创新扭住不放,不断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7年,全市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森林覆盖率保持76%以上,核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696.2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48%,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509.0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5.93%,绿地率达到42.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优良率为92.8% ;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达标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3%左右,可减排化学需氧量207.12吨,氨氮27.21吨,二氧化硫238.56吨,氨氧化物38.7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环境整治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走在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系统工程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健全工作机制。2017年9月国家正式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迅速部署,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总体思路和基本路径;出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确定了实施“七大行动”,建设“两大工程”、完成25项建设任务,形成5项制度成果。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相关调研,全市上下形成了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明确责任导向。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和追责制度。
(二)加大环保力度,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保障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一是靠山养山、靠水养水,养好生态环境,打造金山银山。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6万亩,中幼林抚育8.2万亩,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41.6万元;完成8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02万亩,新增“四荒”治理大户40余户,治理面积达1650亩;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2017年增殖放流棘胸蛙2.5万只,使我市的增殖放流工作从经济鱼类延伸至棘胸蛙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完成“三区划定”工作,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面积1222.8km2,占全市国土面积59.5%;限养区752.4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36.6%;可养区79.5km2,占全市国土面积3.9%。二是全力打好“净空、净水、净土”攻坚战。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治理,被列入环保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百勤异VC钠,已安装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正常。大力开展“清河”提升行动,开展河道采砂(石)专项整治行动,关停采砂场16家;进一步健全“河长制”,全市水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比例达到100%;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水体水质达到II类水域功能要求。加强土壤环境治理,出台了《德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筛选出土壤重点监管企业3家,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农用地点位详查,确定详查点位455个;完成乐安河流域(德兴段)重金属治理三期工程建设,编制了四期工程实施方案。三是严肃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对梳理出的3个方面11个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边查边改,明确了44项具体整改措施,制定了环保规范性文件10余个,经过整改,现已成功销号问题有6个,进展顺利有5个,21件交办环境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四是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开展了涉重、涉危、化工、采矿等行业的排查整治工作,建立了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0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5份,责令企业停产20余家,取缔“十五小”企业7家,行政拘留案件1起;成功破获了“4.22”香屯五星跨县非法倾倒废硫酸案,刑事拘留5人,受理群众环保来信来访77件次,满意率98%以上,征收排污费2076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坚持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绿色化,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6.99%,绿色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成功创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三和金业被评为“2017年度江西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推进有色、建材等行业重点节能技改,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黄柏乡农林光互补一期20兆瓦和精工能源德兴铜矿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并网。二是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三产融合,入选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县,上饶市仅德兴市和万年县;全市现有各级别农业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上饶市级14家,全年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目前种植覆盆子基地2万余亩,铁皮石斛基地400余亩,黄桅子基地500余亩,有各类育苗企业(户)20余家,育苗面积1.5万余亩,生产总值达7000多万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德兴经济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西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2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并已投资5600万元用于扶持德芯科技、源森茶油、翔鹰航空等多家企业发展,成功争取到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国首批试点。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2017年全市新签约旅游项目19个,合同资金148.78亿元,其中中医药温泉文旅康养特色小镇、山川之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三个项目投资均超过10亿元;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龙头山乡陈坊村石头部落、昄大乡昄大村溪边花园村、万村乡蟠龙山木屋休闲度假养生园成功创建成为3A级乡村旅游点。三是积极探索打造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按照省生态办要求,启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出台了《关于建立德兴市矿山环境综合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矿山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制。
(四)狠抓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改善。紧紧围绕打造“实力、绿色、宜居、法治、健康、幸福”德兴,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一是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三城同创”工作,省级卫生城市复审通过考核验收,加大市政维护投入,全年共维修城区破损人行道达2800多平方米,城区裸露地块铺种草皮4000多平方米,清理乱挂条幅1800余条,拆除城区高空破旧危险广告56处,严控违建行为,拆违面积2.76万平方米;加快城区支线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投资一千余万的城北片区(银山矿生活区)15.3公里污水管网已完成85%工程量,城东片区沿河主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支线污水管网已完成设计。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筹资2.1亿元建设新农村点212个,重点打造“新东线”沿线5个高品质秀美乡村示范点,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74户;筹资3.5亿元基本完成了市内7条国、省道沿线6102栋房屋外立面改造141万平方米任务,完成绿化3.5万平方米;完善农村污水综合治理,推进PPP合作模式农村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花桥、新岗山等六个第一批乡镇污水处理站点已基本建成。三是农村环境整治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实行了第三方收集治理全覆盖,年投入资金1735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3家专业保洁公司承担了所有乡镇街道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保洁等工作,形成了“户分类-公司收集压缩转运-市统一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处理模式。
(五)推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生态红利”的良好局面。一是有效营造建设氛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大茅山七夕帐篷音乐节、昄大踏青赏花节、黄柏栀子花节等生态文化旅游活动30余场,吸引周边游客100余万人次;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邀请省内外主流媒体开展“生态德兴”推介,生态文明创建氛围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大创建树立品牌。成功创建“2017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全省仅赣州市、信丰县和德兴市获此殊荣;双溪湖获得水利部颁发的“第十七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荣誉称号,目前我市已有凤凰湖和双溪湖两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海口镇海口村荣获“江西省首批传统村落”称号,董氏家规家训被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填补了我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空白。三是有效倡导生态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内容,开展“德兴环保行”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科学调整城区主次干道亮化时间,对城区3800余盏高压钠灯进行节能改造,节能率达70%,开展里弄小巷1100余盏路灯LED节能改造;城区56辆新能源公交车陆续亮相,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73.7%;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节约意识逐渐增强,每年投入380万元继续做好“农村垃圾兑换银行”工作;龙头山乡村民自发成立的无偿性、常态化守护生态的“五护”公益服务队,被上饶市委马书记点赞,称值得宣传推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环境保护压力大,大气污染治理不平衡,城市建筑扬尘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畜禽养殖污染还不同程度存在,环境状况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相对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森林质量不高,土壤重金属修复工作历史欠账较多,生态文明创建成果相对较少。三是力量支撑不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信息与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监管职能体系和部门联动机制还不健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急需整合吸纳多方力量。
二、2018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改革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加快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省、上饶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以体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大力推动生态富民,让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力争在构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重大进展。
2018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是:绿色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在农村环境整治政府购买服务、绿色矿业发展、全民共创共建共同参与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绿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完成造林面积8200亩,改造低产低效林4800亩,防护林工程2000亩,天然林保护面积40万亩,湿地保护区面积进一步扩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亩。绿色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7%;资源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6个百分点内;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绿色生活更加广泛普及。绿色建筑面积比例超过2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在绿色制度完善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工作任务,结合我市实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确保创特色、出亮点。一是根据《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2018年在全市开展综合考核。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构建完善我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按照上饶市统一部署,启动推进我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三是制定全过程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勾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出台《德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四是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建设,总结经验,确保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出成果。
(二)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在绿色工程建设上狠下功夫。巩固环境改善成果,离不开严格监管、铁腕治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继续推进“三净”行动,推动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对全市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老窿洞开展修复治理工作,加强矿山地址环境恢复治理,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大低产低效林改造及退化林修复力度,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巩固生态环境优势,确保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三)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绿色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围绕提升经济发展效益质量和水平,加快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高标准、高规格谋划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大力推动源头上绿色转型,深入开展节能低碳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示范与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配套的思路,围绕有色金属、硫酸等优势产业抓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响德兴生态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促进生态资源加工产业提质增效。
(四)抓好品牌示范创建,在绿色德兴推介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生态平台创建,以点带面、以线促面,形成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坚持创新导向,推动资源整合,立足我市绿色资源优势,着力做强生态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全面打响绿色品牌。全面开展“三城同创”工作,营造浓厚氛围,采取有力措施,力争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19年成功创建中华德文化名城,2020年前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加大国家独立工矿区申报力度,完善我市《铜矿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力争2018年纳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支持范围。
(五)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在绿色共建共享上狠下功夫。围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完善多元化生态价值转化和共享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惠民,切实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真正让群众成为生态文明的主导者、建设者,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全面推广普及“五护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宣传引导全民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构建生态环境社会监护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全民参与的生态共治共管共享体系。
各位代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德兴的天常蓝、水长清、地永绿,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子孙后代的长远幸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的历史机遇,认真执行本次人代会各项决议,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将德兴打造成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