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2月3日在德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叶 昆华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我市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坚决贯彻上级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克服和化解各种困难与问题,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经济实力稳中有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亿元(不含德兴铜矿主业为109亿元),较上年增长10.7%,其中一产9.9亿元,二产79.8亿元,三产54.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9:55.4:37.7;财政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0.65%,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4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9.1%;外贸出口总额10953万美元,同比增长9.01%;城镇化率54.7%,同比提高0.92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失业率和物价指数控制在上级下达计划指标之内。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6.2亿元,增长23.6%,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1.7%。通过内引外联,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72家,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亿元,增长21.3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76.8%。园区调区扩区工作顺利完成,面积调整为3.97平方公里。香屯生态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征地1万余亩,平整土地5000余亩。园区全年实施污水处理、入孵企业创业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21个,签约落户项目14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已开工建设项目8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27.4%。瑞麟科技、一元再生、福兰克实业、立达制造、蓝蜻蜓窗帘、长兴钢化玻璃、聚远光学、万顺科技、铜都装饰、盛大金属、佳特科技、永达照明等一批规模企业建成投产,浩晟实业、品汉有机硅、中泰电子、金茂不锈钢、泓德新能源、双井贡大米、铖翔彩印包装、裕佳纺织、展欧实业、九邦化工、金鄱航空食品、德泓新材料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农村经济总体向好。预计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7.3亿元,同比增长4.6%。粮食种植面积28.97万亩,粮食总产量11.05万吨;年出栏商品猪16.8万头,出栏牛羊0.98万头,出笼家禽180万羽,肉类总产量1.2万吨,禽蛋产量0.21万吨,蜂蜜产量93吨。全市共有农业企业224家,各级龙头企业5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上饶市级12家。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8家,农民专业合作成员2823户,带动农户 6180户。成功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红花茶油)示范基地,荣获“中国红花茶油之乡”称号。74个新农村点建设、农村清洁工程、1370户农村农垦危旧房改造、移民扶贫工程、革命老区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工代赈、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标准农田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进展顺利。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开展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并开始颁发新1级证书。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精心助推旅游业,梧风洞景区双溪游客中心、迎宾楼和峡谷水景游步道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景区“峡谷水景、峰林奇观”一日游线路基本建成;祝梧公路和凤凰湖景区环湖公路(二期)正在建设,大茅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凤凰湖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银山古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新增万村大田革命历史博物馆、海口古镇码头、黄柏尚和半边塔等景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9亿元,增长23.4%。成功申报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50个农家店信息化改造项目,花桥、张村两个乡镇商贸中心和香屯、新岗山、黄柏三个直营店已投入运营。市服务业集聚区中国遮阳产业交易博览中心建设已经启动,多功能物流园建设项目公开招商。出台政策文件,鼓励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小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4亿元,较上年增长93.4%。完善金融体系,做好村镇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筹建工作,市民间借贷规范管理服务中心正式营业,城投公司8亿元企业债券获准发行,“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有序开展,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7.46亿元、贷款余额65.19亿元,分别增长10.79%和11.32%,贷存比为55.5%。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较上年增长14.4%,其中国有投资完成33.7亿元,非国有投资完成76.3亿元,分别增长9.9%和17.4%;一产完成投资8.1万元,二产完成投资49.6亿元,三产完成投资52.3亿元,分别增长180.6%、2.3%和18.3%。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6亿元,增长2.3%,工业性投资占规模以上固投比重为45.12%;房地产开发投资5.63亿元,增长21.7%。利用省外5000万元项目实际进资29.74亿元,增长16.1%。实际利用外资3558万美元,增长18.25%。全力推进列入上饶市“三个100”的 12个重大项目和上饶市工业“百项重点”的14个产业项目,选定了89个项目开展“百日攻坚”活动,重点项目建设在上饶市年终经济巡查评比中位居榜首。全年138个重点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8.5亿元,比上年增长40.8%,项目开工率达67.4%,项目累计实际到位资金106.6亿元,环比增长5.4%,比上年增长103%。城市规划馆、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19个项目已经竣工,市民公园等98个项目开工建设。合福铁路德兴段进入静态验收,九景衢铁路德兴段全线开工,高铁德兴站基础设施及配套公路工程按时间节点强力推进,新岗山火车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规划设计,乐德铁路支线延伸线引起上级关注。新型产业园杨家湾排洪渠工程完成招投标,德兴铜矿五号尾矿库项目征地搬迁安置小区、德兴铜矿棚户区改造已立项批复,港首国际旅游度假区先期200亩招商会展中心土地开始清场平整。
(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2.9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52亿元,较上年增收4.29亿元,增长21.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6.48亿元,较上年减收1.31亿元,下降16.81%。按征收部门划分,国税完成8.65亿元,同比下降8.96%;地税完成12.87亿元,同比增长17.25%;财政完成9.48亿元,同比增长25.73%。全年累计支出38.78亿元,同比增支4.57亿元,增长13.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9亿元,同比增支3.98亿元,增长13.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70元,比上年净增1809元,增长8.1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710元,比上年净增1115元,增长11.62%;市属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45458元。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大幅提升,人均达到2750元/月。城镇居民储蓄存款79.99亿元,比年初增加7.02亿元,增长10.05%。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精简74.03%,办理时限缩短66.7%。从严控制经费预算,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全年“三公”经费下降25%。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效,荣获“全省专利工作进步十强县”称号,天海集团“临床营养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获国家“863”计划立项。全年投入6400余万元用于改善城乡中小学校建设施和教学设备,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000余万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检,德兴成为全省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中医院整体搬迁改造工程、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率达86%。新农合参加人数首次突破20万大关,参合率达98.4%。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建立健全居民基本健康档案制度。大力推进江西矿冶博物馆布展陈列,提前一年完成203个村庄、812套直播卫星“村村通”建设任务,有线电视入户率全省领先。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参保人数达35.5万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11.5万张、低保金3900余万元;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精简退职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提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00余人,城镇就业率9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700余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全年建成廉租房132套、公租房25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24户、各类棚户区改造319户,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已开工建设,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被评为“江西省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依法关停23家非法排污企业,金德铅业率先在上饶12县(市、区)工业园区使用天然气,全市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并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各位代表,在肯定2014年工作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有色金属价格仍处低位,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放缓,“一铜独大”的财税依赖性需要进一步突破;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阵痛期还将长期存在,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三是园区经济贡献率偏低,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旅游服务业产业仍处起步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四是民生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群众诉求日益复杂,社会管理有待改善。对此,我们务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上饶市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各项文明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建设法治政府,积极争当上饶县域经济发展先行军,奋力迈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努力朝着全国百强县(市)目标奋勇前进。
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不含德兴铜矿主业为120亿元),较上年增长10%;财政总收入3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1亿元,各增长6.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8亿元,增长10%;外贸出口总额11610万美元,增长6%;市属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9095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6,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1元,增长10%;城镇化率55.7%,提高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指标和物价指数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计划之内。
要完成上述目标,应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集中力量,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2015年拟实施建设项目共102个,总投资309.75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85亿元。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园、硫化工产业园、中煌航空食品、宜佳年产5万吨氨基模塑料、东泰年加工8万立方米花岗岩石材、金德铅业还原粗铅冶炼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德弘新材料年产15万吨硅酸钠及12万吨高分散二氧化硅、银山矿业井下8000吨/日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中泰年产5亿只电子智能传感器、金山金矿田整体开发、盛大金属年产10万吨电解锌及附产50吨铟、江西黄金股份、翔鹰航空零部件及无人机和20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44.19亿元。围绕城市建设,抓好德兴大厦项目群、城乡一体化供水、城区支线污水管道、天然气管网、公安业务用房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2.87亿元。围绕民生保障,抓好市教育园区、田氏医院医养结合、胜春医院、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棚户区改造(银城小区)、德兴铜矿棚户区改造、泗洲镇镇村联动工程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7.8亿元。围绕农业发展,抓好市省级农业科技园、重点污染区域居民饮水安全、黄秋葵产业化、森林资源培育和香屯街道、新岗山镇、海口镇防洪工程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4.27亿元。围绕交通设施,抓好德兴火车站配套基础设施、南门新区城市主干道路网完善、德上高速至合福高铁德兴站连接线、昄大至龙头山火车站公路、新岗山火车站配套公路、新岗山火车站配套基础设施、大茅山大道二期及北门加油站至园区公路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3.1亿元。围绕旅游经济,主动融入上饶市三清山——港首——婺源旅游先导区建设,抓好国家矿山公园、张潜湿地公园、三清山港首国际旅游度假区、大茅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吴芮文化村市场运营、铜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5.87亿元。围绕商贸服务,抓好中国遮阳产业交易博览中心、恒春置业(德兴建材商贸城)、服务业集聚区(核心区)基础设施、淘生活电子商务园、汽车城、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5.3亿元。二是重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适应项目申报新常态。按照“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的要求,高度重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落实,确保上级投资政策下达后,手中能有成熟的项目。要围绕“今年各项工作全面进入上饶市第一方阵、2017年全面实现小康、2020年左右入围全国百强”的“三全”总体目标,集中民智,科学谋划,认真对接,扎扎实实做好 “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要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加快“一个工业平台”建设,重点推动16平方公里的香屯工业园区土地平整、主次干道、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园区商贸服务配套项目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五大产业”行业集聚,重点延伸有色金属、黄金、硫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产业链条,加大产业龙头企业研发创新扶持力度,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增加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继续推动驻点招商工作,形成以招商为主业、为实业、为产业的工作氛围,推动招商队伍的日趋成熟化、专业化、高效化,力促光伏和航空两大招商项目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加大对企业帮扶,积极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渡过难关;抓好企业入笼统计,力促小微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二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运用国家地理标识,加快申报国家、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品牌,不断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能力,努力打造附加价值高、区域联动强、群众获利大的产业品牌。继续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范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三要推动服务业产业升级。重点做好市场集聚、旅游集成、总部经济集合工作。加快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中国遮阳产业交易博览中心、德兴建材交易市场等功能明确的专业化市场,以市场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将大茅山风景名胜区、矿冶博物馆、国家矿山公园等景区景点集点成线,做好各项创评和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盈利性。利用总部经济大厦,努力引进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建材等多领域的总部经济企业,高效推动服务业做大总量,做强名气。
(三)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一要加速提升城市中心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启动精细化城管数字平台建设,铁拳出击整治“两违”,认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疏导流动摊贩,逐步实现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维护。继续实施城市卫生评比工作,努力打造与德兴青山秀水相一致、整洁干净的里巷街区。二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水厂建设及管线铺设,确保年底能彻底改善泗洲、花桥、龙头山等乡镇的饮水难题;推动工业用电与居民用电相分离,加强电网设备管理,实现用电平稳;推动畅通工程建设,年内争取德上高速至合福高铁德兴站连接线和公交总站投入使用;推进“菜篮子”工程,稳定市场预期,调控季节性果蔬价格;推进保障房、廉租房、安置房、危房改造等工作,有序加快乡镇农民集中建房点审批规划建设。三要加速建设新农村及镇村联动点。扎实推进64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拓展挂点单位帮扶、企业援建等途径。加强对新老新农村建设点的管理考核,坚决防止新建一批、损毁一批的现象,扎实推进镇村联动点建设。
(四)突出改革创新,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三单一网”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着力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从严从简,降低活行政成本。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并逐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逐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逐步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网上联合审批和政务信息公开。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
(五)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认真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申报工作,继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完成教育园区二期、银城二小改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参保率,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更加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推进1116套公租房、100套工矿棚户区、233套城市棚户区、1300户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市中医院整体迁建改造、村卫生室和花桥、海口、新岗山、李宅4个卫生院综合楼及周转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取得的成果,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不断完善疾病防治、疫情监测、医疗保障救治体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好全省基本公共文化节建设标准化和均衡化试点工作,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及第二次地名普查,启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银山古银矿遗址保护规划,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开展“一乡一品”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开辟就业岗位,实施好乡镇就业保障工程全覆盖,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24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强对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好建设项目选址关、环评关、审批关及“三同时”验收关,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以饮用水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大污染物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加强社会管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施政和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改革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市上下只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