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篁岭,繁花盛开,“晒秋”民俗依然亮眼,游人川流不息……眼下,是篁岭的淡季,即便如此,周末每天依然保持着3000多的游客人次。而在旺季,这里日均客流量达2万多。今年3月,油菜花盛开时,篁岭最高客流量达到2万6以上,首次对外发布了“限客令”——在江西乡村游景区,这是第一家。
十年前,这个火热、明媚的古村却不是这般耀眼。房屋倒塌、村庄空心化等问题使这里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而今,篁岭已然成了婺源乡村旅游闪亮的“明星”——2017年,游客超过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两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43.58%和58.33%。
从愁客到限客,篁岭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有何秘籍?
留住乡愁:“行将消失”的篁岭变身“民俗文化村”
篁岭隶属婺源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庄房屋受地形限制聚集在一个陡坡上,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搁在自家屋顶木架上。收获季节,房顶成了晒匾的世界,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层层叠叠形成了独有的“晒秋”景观。
由于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搬到山下生活,篁岭村逐步空心化。一边是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年久失修,腐烂倒塌,一边是居住的群众人心思走,篁岭“晒秋”的景观资源在逐年消失。与此同时,篁岭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009年,经婺源县、江湾镇和村民同意,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斥资800万元对篁岭村进行整体搬迁。村民搬出后,公司以此为基础投资1亿元建设篁岭民俗文化村,在保留和维护传统徽州明清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内涵挖掘和文化灌注。
在篁岭的建设开发中,他们做好了“搬出”和“搬进”两件事。
通过产权收购,让原村民全部搬出村子。公司在对地质灾害点治理后,对村庄进行了规划和打造。在打造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村里原有古建筑修旧如旧,一方面先后在婺源各地选取了20多栋精美的徽派古建,以租赁代管的形式异地搬迁到篁岭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模式,既解决了各地零星古建保护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实际问题,又丰富了篁岭的文化景观资源。尔后,返聘当地有手艺、有专长的村民重新入住篁岭,以生活的方式参与经营农业和手工业,活态呈现当地民俗风情。
就这样,古朴的天街,精美的徽派古建筑五桂堂、怡心楼,充满乡土气息的民居,满满都是古徽州民俗风情的婺源民俗文化展示馆……乡愁留住了,古村篁岭涅槃重生。
如今,走在篁岭天街上,两边的店铺里,可以看见现场绘制色彩缤纷的甲路纸伞、用古老的工艺酿造米酒、用纯手工雕刻歙砚;在“晒秋”人家的阁楼上,农家大妈在精心制作清明粿、子糕等民间小吃……游客们边逛边看,或观赏,或品尝,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得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这就是原生态的篁岭!
2009年,篁岭是在一片“嘘”声中打造民俗文化村的。当时,外界质疑不断,当地旅游界的一些同行甚至等待看篁岭的笑话。
在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老总吴向阳眼里,篁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差异性明显,房子+晒楼,房顶晒杆托起的,就是篁岭“晒秋”。这是独特的IP!
在篁岭民俗文化村初具规模、天街业态基本完善之后,开发者把重点放在了“晒秋”景观的深度打造上。他们理解“晒秋”的“秋”是收获的农产品,一年四季都有收获,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晒秋。按照这个理念,他们在篁岭周边流转了数千亩荒地,一部分用来种植油菜,打造春季油菜花海,一部分用来种植应季作物,为“晒秋”保障原料。如此一来,春季晒笋、梅干菜;夏天晒麦子、油菜籽;秋天晒南瓜、玉米、辣椒等;冬天晒腊肉、香肠……于是,篁岭一年四季都有“秋”可晒,都有景可赏,四季“晒秋”也成为篁岭一个新的卖点。“晒秋”也从篁岭的一张名片,逐步升级为中国的民俗文化符号。
徜徉在篁岭天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盆栽鲜花引人瞩目。在街边,不时可以看到花农在养护、补植花苗。四季开满鲜花的天街,让篁岭多了几分浪漫和情趣,也多了一个新的昵称——“鲜花小镇”。
影视剧拍摄,也纷纷盯上了这个外景地。近年来,先后有《世外逃园》《左轮手枪》《最强小孩》《九天玄鸟》和《欢乐颂2》等在此拍摄;每年的旅游黄金周,篁岭更是作为热门景区在央视等主要媒体频频亮相。
篁岭趁热打铁,参加“一带一路”的旅游宣传,牵手美通社、脸书向全球推介,参与国际旅游小姐选拔……大手笔的形象宣传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些活动和游客的好评中,篁岭赚足了眼球和荣誉:2015年,篁岭在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获评“2014年度新景区奖”,同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并入选“最美中国符号”;在第一届全国旅游厕所设计大赛”中,篁岭摘取一等奖;被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评为中外最美外景地;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国际化乡村旅游示范区、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7“全国乡村旅游超级IP村”……短短几年时间,篁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标签。
篁岭,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经典,它将“笑话”写成了传奇!
转型升级:淡出“门票经济”谋求综合发展
在篁岭古村,分布着许多古朴的民居。这些民居,门楣上都挂着一块号牌,编写着X区X号。叩开房门,才知道这是一间间充满创意、装修独特的民宿。篁岭人称它为“晒秋美宿”。“外面500年,里面5星级”,目前,这样的美宿已有200多个床位,价格从6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他们的目标是把村里的闲置民房都利用起来,发展到1000个床位。这是篁岭由浅体验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度假游转型的动作之一。
“我们几个闺蜜周末一起来篁岭度假,只在早上天刚亮的时候和傍晚时分出门拍照,因为这时的光线最好。其他时候我们都待在房间里,享受这个古村落的‘慢时光’。” 来自上海的范姐已经是第二次来到篁岭了,之前曾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她坦言这里能给她一种从容惬意的生活。随着“晒秋美宿”床位的增多,像范姐一样想在篁岭小住几天的愿望,将得到更多的满足。
今年3月,篁岭限客,众人愕然。“篁岭是在拒绝游客吗?”有人在质疑。吴向阳告诉记者,目前,篁岭景区最大的日承载量只有2万人,超过2万人,对游客的体验度是有影响的。限客,他们是希望能保证来这里的游客都能收获一份美好的旅行体验。
限客是无奈之举,当然也是暂时的。
设计之初,篁岭的发展定位就是旅游综合体。扩容,丰富旅游业态!按照规划,篁岭古村外,冒险森林、树间滑索已经建成运营;冰雪王国项目7月1日也将开门迎客。同时,二期项目也在启动——以古村为核心,发展古村风情体验区、主题乐园及主题酒店、高山度假养生区等。随着景区范围的扩大,游客日承载量将达到4 万人左右。
在篁岭天街,眼尖的游客会发现,景区还有自己的直营店,销售几乎是山货、土特产。有绿茶、皇菊、工艺伞、麻花等,全是自产的,很多是“晒秋”的收获,都打着“篁岭”的标签。这是“篁岭”品牌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拓展。另外,餐饮、酒吧、KTV、影院,景区自营的业态还在扩张。
发展美宿,扩容景区,丰富业态,在篁岭的产业链中,“门票经济”正在淡化,深度综合体的轮廓渐渐显现。
篁岭的经营者是精明的。限客,是为了篁岭的美在游客心中不被打折,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留客”!
篁岭的经营者是真诚的。随着蓝图的绘就,他们会用篁岭的美景和服务来吆喝:“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编后:
上饶是旅游资源大市,乡村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额。不同的乡村游景区、景点,开发理念、经营思路各不相同。婺源篁岭景区的经营者独辟蹊径,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做大了景区名气,做旺人气,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篁岭的发展经验值得解读,借鉴。
编辑:蒋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