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提出新时期松材线虫病防治要求
“松癌”可防可治 重在措施决心
国家林业局2018年1号、2号公告显示:当前,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涉及16个省(区、市)的315个县级行政区、1个不设区市。同时,5个省(区)的8个县级行政区撤销疫区。
至今,我国针对松材线虫防治的战斗持续了36年。
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南京首次被发现以来,先后扩散到我国18个省400多个县级行政区,累计致死松树达7000多万株。近年来,松材线虫病传播危害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发生区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北部适生界线;传播媒介虫种增加,进一步增加了防治的复杂性;感病树种由过去的黑松、马尾松为主,扩展到几乎所有松树种类;一直重点预防的黄山区已发生疫情,距离黄山风景区仅20公里。
防治形势严峻,国家层面对于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重视持续加强。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各级政府强化防治手段和措施。2002年,国办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2014年,在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中,将松材线虫列为国家级重大有害生物。
防控难度虽大,全国近年却已累计根除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近100个。各疫区加强防治责任落实,科学开展防治,用事实证明,松材线虫病可防可治。在各地积极开展疫情防治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局总结了4个方面的防治经验。
一、早发现是成功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一些地区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加强地面巡护,发生松树异常死亡,及时报告、检测确诊。应用无人机进行监测,确定死树量和死树方位,形成图表,为除治提供依据。利用好高分卫星对地监测功能,通过航天遥感卫片及时发现松林异常情况。
二、科学除治是成功根除松材线虫病的基础。抓住山场疫木除治和媒介昆虫(天牛)防治两个核心,加强疫情发生山场除治,科学实施疫木除治措施,做细做实山场疫木除治工作。实行疫木就地处理,不出山场,尽最大可能把疫情消灭在源头。推广飞机喷洒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引诱剂引诱天牛,降低传播媒介的虫口密度,降低疫情传播几率。对于名木古树、特殊敏感地区可考虑少量使用针剂防治方法。
三、严格疫木管理是防止疫情扩散危害的根本。加强疫木采伐管理,严格禁止或限止疫区松木商品材采伐,并按照“疫木处理能力决定采伐数量”的原则,采取先封后伐的方式进行疫木清理工作。加强疫木监管,严禁染疫松木调运,严防因疫木流失,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加工、使用疫木行为。切断疫木传播途径,严防带疫松木传入未发生区松林,有效保护健康松林。
四、落实政府、林业部门、部门协作和社会4个层面责任是做好疫情防治工作的保障。《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明确,对生态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应当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在疫情监测、信息报送、灾情核查、检疫执法、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尽职尽责。林业、农业、质检、交通运输、电力电信、邮政、军队等部门共同负责,加强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检疫、防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宣传检疫法规及有关要求,让社会公众知法懂法、积极参与,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社会监督和舆论压力,尤其是让加工、使用木材及其产品的企事业单位遵法守法。
新年伊始,多个省(区)将以松材线虫病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列入2018年林业工作重点。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做到监测全覆盖,普查无盲区,将监测覆盖到所有松林。疫情一旦确认,必须及时上报信息,坚决杜绝信息报告渠道不畅,不按规定时限、内容、范围和程序报送等问题,对压制、拖延信息报告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疫区内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乡镇,严禁进行松木商品材采伐。对疫情发生多年仍未实现根除的县,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松木管制政策。因疫情除治需要采伐的松木,必须经过粉碎处理后方可运出山场,禁止采取套袋熏蒸的方法处理疫木。突出抓好疫情处置,把疫情扑灭作为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新发疫区做到当年发生、当年发现、当年拔除。对老疫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先拔除新疫点、孤立疫点,不断压缩面积,最终达到全面根除目的。
|